游客在剛剛完成改造的長沙油脂廠參觀。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田超 攝
長沙油脂廠項目施工場景。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田超 攝
王祎 于淼 于銀
城市在一代代人的奮斗中變得美好,城市的過往也在一代代人的記憶中變得醇厚。過去三十年的快速發展一度讓我們陷入憂慮。我們擔心高樓林立是否會導致文化貧瘠,我們感慨老舊建筑可能會走向價值凋零。
在長沙湘江之畔就有這樣一片建筑——長沙油脂廠。它始建于1936年,最初是中國植物油料廠長沙辦事處和油廠,新中國成立后改組為華中油脂公司,1971年定名長沙市油脂倉庫,1981年成立長沙油脂公司,民間習慣稱為長沙油脂廠。在老百姓提著油瓶憑油票打散裝油的年代,長沙的食用油就存儲在這里。隨著桶裝油成為主流,曾經見證了一個時代的油脂廠漸漸退出歷史舞臺,留下了一片荒涼廠區和十幾個不同年代的油罐。
一座城市的記憶是屬于全體民眾的。幸運的是,被納入《長沙潛在歷史建筑名錄》的長沙油脂廠被留存了下來。當獲悉長沙油脂廠面臨改造時,我們期待已久的實踐機會來了。興奮之余我們思考,僅僅是在物質環境改善的維度,夠嗎?僅憑一個歷史記憶的符號,能支撐園區的復興嗎?我們轉而向更廣泛的社會價值范疇來思考。
為誰設計?答案當然是“市民”
無論是“記憶”還是“文化”,載體都是市民。因此開放、共享就成了設計的基本特征。
我們以工業景觀風格的城市公園為基調,在拆除了部分缺乏保留價值的小建筑后,釋放出內院空間以供人們活動。朝向湘江中路一側,用草坡結合覆土建筑的形式,既將城市空間滲透進來又保留了內外區分的層次性,模糊了用地與城市之間的界限。而項目的主要入口朝向勞動西路設置,方便市民從靈官渡地鐵站就近進入,將場地完全向公眾開放。
僅僅只是讓市民進來看看是不夠的,我們要創造多樣的行為空間、制造獨特的感官體驗、營造時空的奇點,激活人與人、舊與新、歷史與當下的多重交互。
在行為空間層面,人們可以通過開放的廣場空間進入封閉的油罐內部,從喧囂的城市穿越到寧靜的內心,沉浸到這段城市的回憶中。我們利用油罐的間隙、建筑退臺、草坡屋面、連橋、室外樓梯等設計了很多交互空間,讓前一秒還在靜態空間里觀看展陳、回味歷史的人們,不經意間發現彼此、閃回當下,營造人與人、歷史與當下的交互。
在感官體驗層面,我們讓舊建筑維持原貌,改造的建筑沿用紅磚,而新建的建筑則采用連拱和大玻璃的現代形制,讓不同類型的建筑擁有各自鮮明的特點,強化了新與舊的對話,營造出建筑的話題性和體驗感。
我們保留了油脂廠門市部老建筑的一片墻來營造時空奇點。墻立在勞動西路邊,透過墻上的窗洞,往西看是悠悠壯闊的湘江、往東看是朝氣蓬勃的星城長沙。這恰恰是我們希望的穿越時空的奇點,老年人可以透過窗洞回憶往昔、年輕人可以透過窗洞暢想未來……
當豐富有趣的建筑空間引來人流之后,我們借機將餐飲休閑娛樂等多種消費行為融入其中,最終實現了以空間活力重塑社會價值,以社會價值提振商業價值的活力園區。
兼顧“顯性的保留”與“隱形的改造”
“顯性的保留”是要讓市民看到我們最大的誠意,讓歷史得到最充分的尊重。在城市核心區域的工業遺存十分難得,為了讓老人們的回憶可以找到充足的實物依托,我們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場地的原始肌理。一是保留了絕大多數油罐,二是原本街角的業務樓和東側廠房兩個主要建筑維持在原來的位置。業務樓通過減層降低了建筑高度,東側廠房由于已經被鑒定為危樓,在拆除后進行了原址復建。
“隱形的改造”則是要讓改造和新建的建筑當好配角。我們將原場地周邊的圍墻全部拆除,在西側南側替換成草坡。基于經營使用的需求,我們在草坡下設置覆土建筑,將分散的油罐相連接了起來。草坡朝外傾斜與城市自然過渡,讓建筑消隱的同時實現了園區與城市的相互空間滲透。
街角的業務樓從7層降至3層,降低了其對園區內的壓迫感,更好地凸顯出內部保留的油罐,它還滿足了城市“一線四片”總體規劃對打通江景視線通廊的要求。我們將業務樓原本白色涂料的外墻皮鏟除,露出紅磚墻以本底示人,不僅讓園區的色彩更加協調,還提升了園區的年代感和工業氣息。我們不希望建筑刻意的仿古,所以復建后的廠房采用了現代形制,但保留下了一片原廠房的老磚墻,舊墻與新樓相互掩映,仿佛歷史和今天在此優雅地對話。
通過油脂廠改造項目,我們體會到“喚醒城市記憶”不是簡單地把“記憶”放在那,“實現城市再生”也不僅是大搞開發招商引資。而是應該面向市民,以開放共享為基本;以顯性的保留打造標志性的記憶載體;以隱形的改造獲得新舊協調的建筑;采用多重時空交互的理念反復切換、強化體驗,營造出高活力、高價值的建筑空間;最終讓一片荒涼的工業遺存重獲新生,讓老人們在這找到回憶、讓年輕人來玩到新奇,真正喚醒城市記憶,實現城市再生。
(作者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人員)